乐创益9周年 | 在被打击和被鼓励中推动公平贸易
▼
筹建于2008年8月
于2009年9月22日
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
注册名: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310106690132675G
▼
十年前
一切缘起简单的构想:
拉动中国原创产品设计师的力量,
联合中国经济边缘化的手工业者,
生产具有创意和手工特点的产品,
寻找合作店铺进行销售,
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卖,
倡导“快乐创意 · 公益消费”的行为。
蓝印花布系列产品
设计师:孙僮
创作年份:2009年
生产者:四川省都江堰地震灾区妇女
中华鲟艾草布艺产品
设计师:曹小兰
创作年份:2014年
生产者:湖北省三峡地区移民妇女
小蜗牛胸针
出品者:归家 纳桔 火虫
创作年份:2017年
生产者:云南省永宁村彝族妇女
志愿者们义卖公平贸易属性产品
公平贸易理念贯穿所有产品的定价体系
总干事有话说
2008年,原本是计划依托于iMART创意市集的N位原创设计师运作中国的公平贸易属性的创意产品,借鉴国外公平贸易组织的案例,探索在中国内地的实践。
但在运作的过程中,难度比我们预计的要大很多。
在洽谈合作店铺遇到的困难最大,有些店铺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但不愿意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定价比例。
有些品牌机构无法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做到透明,不愿意公布加工费所占比例。
另外,设计师和生产者不在同一座城市,远程沟通时因为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的不同,也是产品加工创作过程中的难度因素之一。
虽然,公众都普遍具备公益消费的意愿,但落实到购买行动上,还是无意识地将原创手工产品与量产的工业化生产产品进行价格上的比较。针对这样的情况,乐创益解决的方法是:让消费者亲自制作一件产品,并让其根据自己的劳动时间定价,以此让消费者换位思考来尊重生产者的劳动付出。
难度系数虽然很高,但我们很荣幸能在这样的时代引导消费者对“公平贸易”产生认知和理解,并积极影响消费者身体力行,参与中国精准扶贫的过程。
特别感谢南都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乐创益探索公平贸易在中国的落地。
▼
如何帮助
中西部偏远少数民族手工艺人群体
运用所熟悉和已经擅长的技巧
去获得生计来源?
一些手工爱好者的需求,
启发我们在五年前
开展「去远乡学手艺」项目:
学费从旅行者手里交到了手工艺人手里,
没有捐赠、亦不是同情,
这是平等、尊重和透明的交换。
五年之间
体验者们行走在中国中西部的
12个少数民族村寨。
既可以饱览风土人情,
同时又能学到当地的传统手工艺。
体验者在贵州省控拜村学习苗族银饰制作
体验者在贵州省白兴村学习绕家人枫脂染
体验者在贵州省龙河村学习短裙苗织锦
体验者在贵州省猫猫河村学习长裙苗刺绣
体验者在湖南省老家寨村学习青苗刺绣
体验者在云南省水卜龙村学习彝族刺绣
体验者在云南省出冬瓜村学习德昂族织布
体验者在云南省联合村学习普米族羊头琴制作
体验者在四川格萨村学习摩梭织布
体验者在青海官亭镇学习土族刺绣
公平贸易理念贯穿学费支付的定价体系
总干事有话说
上个月,在贵州省白兴村遇见另一家公益机构的志愿者,聊起「去远乡学手艺」这个项目,对方说已有不少朋友向他推荐这个项目。
我已经在很多场合听到这样的言论,很高兴知道这个项目在公益界有这样的口碑传播。
这几年,这个项目也获得不少好评,曾获得凤凰公益颁发「2015年度十大杰出创益项目」和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颁发「2017年全国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项目」。
要感谢乐创益的志愿者们!他们是这个项目最早的体验者,他们逐步完善了5省12个村寨的路线、及对村寨如何改进献计献策。
旅行者们被这个项目吸引,除了少数民族村寨的手工技艺产生的巨大诱惑力之外,相对于在城市里付费200元起的手工课程,各村寨根据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定价的学费也具备了竞争优势。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无条件的接纳这个项目,虽然他们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但是让他们亲自践行,还是十分犹豫。比如,这些村寨的交通并不方便,没有公共汽车运营;有些村寨还是旱厕,或没有淋浴设备。
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没有建立好,怎么可能吸引外来的人呢?”
而我也只能无奈地回答一句:“只有近距离接触贫困,才可能做得更多。”
都市人很普遍的生活设施,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贫困户而言,就是他们的奢侈品。让这些“奢侈品”未来可以成为他们的生活设施,需要我们以公平贸易的原则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除了日常生活必要开支,还有多余的钱改善生计。
这五年期间,体验者最小才4岁,最大有60来岁。真正是个老少咸宜的公益体验项目。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许多体验者在去过村寨之后都在努力地“做得更多”——在朋友圈为手艺人推广、为手艺人获得更多的订单、为村寨的孩子送去课外读物等。
观察这5年项目运作情况,项目是有生命力的——生命力来自于体验者发自内心的推广,即使交通不便、即使缺少部分基础生活设施、即使在村寨会被虫咬……他们依然愿意分享这个项目的意义——“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更自然、更有意义的公益出行呢?”
这个项目目前仍存在挑战——我最大的期待是与旅行机构建立起合作,可以覆盖更广的旅行群体。但比较遗憾的是,只有VIVA旅行家自2014年开始运作其中一条路线至今。有几家旅行机构在前两年参与了运营,但今年尚未开展。而其他的旅行机构出于各自不同的考量,而没有参与进来。
特别感谢2016静安公益创投项目、2017上海市妇联创变客项目的大力支持。
绘图:蔡亚毅